我们为什么要抵制**?
首先说明,本文可能会有一些让人比较反感的用语,类似“傻逼”和“弱智”这一类的词语,不喜的朋友可以回避下哈。
其实,我是不喜欢用这类词的。
关注时间比较长的朋友一定会知道,我是极少使用这类词的,在网络上写文也有五年多了,用这类词的总次数,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,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是用来骂澳大利亚的。
但是,昨天看到一个新闻的时候,实在是太气愤了,忍了又忍,还是决定写这篇文。
事情的起因是:在外国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的时候,中国网民也发起了抵制那些企业的活动……
然而,3月26日**做了一场活动,“折扣好货立即选购”,在售卖之前就有33.7万傻逼预约,然后一秒售空。
事实上,发生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有人就想起去年**A在香港问题上恶心中国,结果一些傻逼球迷还是挤爆了球馆。
说实话,出现这些事,我从来都不意外的。
中国那么大,有那么多的人,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傻逼,那也是十几万人!
虽然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,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说这件事,哪怕只能让一个傻逼醒悟过来,也是值得的。
大家也知道,我们是主写**政经的,不喜欢,也不擅长搞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,也不会煽情,所以我们今天依旧是从道理上给大家说明:我们为什么要抵制**?
提出一个问题:如果有两双一模一样的鞋子,一个是10块钱一双,可以穿1年;另一个是100块钱一双,可以穿2年。你选哪个?
我相信,只要你脑子正常,一定会选10块钱一双的。
为什么?
因为100块钱你能买10双,能穿10年。相反,100块钱一双的只能穿2年。
这就叫做性价比。
进口商品的性价比是最低的!
一件进口商品的价格构成主要由原材料、人工、税收、关税和利润等五个方面组成。
假设一双**卖100元,那么构成可能是原材料20元、人工20元、税收20元、关税20元、利润20元。如果你买国产的鞋子,那么至少能省去20元的关税。
事实上,不止这些。
比如,两双一模一样的鞋子,一个有品牌,一个没有品牌,其价格的差距也可能是巨大的。
为什么?
因为有品牌的一定是做了很多的宣传,找各种明星代言,在各种媒体上做宣传。找明星要不要花钱?找媒体做广告要不要花钱?这些钱都得算到鞋子的成本里面。
除此以外,欧美鞋子的人工成本也是远高于中国:在中国,一件商品,人工成本只占10%左右,而美国则达到了中国的4倍以上!
我们可以给大家大概的算下:美国制造业的工资大概是23美元/小时,一天8小时就是184美元,一年就是4.8万美元,折算成人民币就是30万人民币/年。
相反,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只有7万每年,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。
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上无法和中国竞争,导致产业不断空心化。
当然了,这个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:美元是**货币。
由于美元是**货币,跨国贸易必须要使用美元,所以其它国家为了获得美元刻意的高估美元的价值,有意识的让本国货币兑美元贬值——本国货币兑美元贬值能促进出口。
比如,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6:1左右,但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,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概在3:1左右,也就是说美元被高估了1倍。
事情当然不止这么简单!
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:假设我是制造鞋子的,你没有工作,我对你提出一个要求,你可以到我的工厂来工作,但是你必须要购买我制造的鞋子,而且这个鞋子的价格比别人的鞋子高一倍,你干不干?
你肯定会做的。
为什么?
因为我给你提供工作了。
如果你不干,那么就算鞋子再便宜,你也没有钱购买。相反,虽然买我的鞋子贵了点,但是我能给你提供工作,你能买得起。
你买美国制造的鞋子,美国人能给你提供工作岗位吗?
通过上面的分析,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:有品牌的商品性价比要比没有品牌的商品性价比要低;有品牌的美国商品性价比要比有品牌的中国商品性价比要低。
简单的一句话:有品牌的外国商品性价比是最低的!
那么,我们是不是该抵制所有的外国商品呢?
很显然,那也是不对的。
有几种外国商品是不需要抵制的:
第一,中国不能生产或制造的;
制造业离不开石油,而中国缺少石油,所以石油我们不能抵制吧。
另外,高端的